手足口病可通過接種疫苗、保持衛(wèi)生、隔離患者、增強免疫、環(huán)境消毒等方式預防。手足口病主要由腸道病毒引起,常見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為發(fā)熱、口腔皰疹、手足皮疹等癥狀。
EV71型滅活疫苗是預防重癥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適用于6月齡至5歲兒童。疫苗接種后能顯著降低EV71病毒感染導致的腦炎、肺水腫等嚴重并發(fā)癥概率。建議在流行季節(jié)前完成兩劑次接種,間隔1個月。接種后可能出現局部紅腫或低熱,通常1-2天自行緩解。
教導兒童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習慣,使用流動水和肥皂搓洗20秒以上。避免共用毛巾、餐具等個人物品,嬰幼兒奶瓶、玩具需每日煮沸消毒。病毒可通過糞便、唾液、皰疹液傳播,接觸污染物后未清潔的手部是主要傳播媒介。家長在處理患兒排泄物時應戴手套并及時消毒。
患兒在發(fā)病后1周內傳染性最強,應居家隔離至癥狀完全消失。托幼機構出現病例時需對密切接觸者觀察10天,同一班級短期內出現2例以上應停課10天。成人攜帶病毒可能無癥狀傳播,看護患兒后需嚴格洗手,避免接觸其他兒童。
保證兒童膳食均衡,適量補充維生素C和鋅有助于維持黏膜屏障功能。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可獲得母體抗體保護。充足睡眠和適度運動能提升淋巴細胞活性,但流行期應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免疫缺陷兒童更易發(fā)生重癥,需加強防護。
患兒居住環(huán)境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擦拭門把手、桌面等高頻接觸表面。衣物、床單用60℃以上熱水浸泡清洗。紫外線照射對空氣消毒有效,但需注意避開人體。廁所、浴室等潮濕區(qū)域應重點消毒,保持通風干燥可降低病毒存活時間。
流行季節(jié)避免帶兒童前往游樂場、商場等密閉公共場所。居家觀察患兒精神狀態(tài),出現持續(xù)高熱、嘔吐、肢體抖動等重癥征兆須立即就醫(yī)??祻秃笕钥赡芨腥酒渌蛣e腸道病毒,需持續(xù)做好預防措施。集體機構應建立晨檢制度,發(fā)現疑似病例及時隔離并報告疾控部門。
                          0次瀏覽 2025-11-03
333次瀏覽 2025-11-03
                          284次瀏覽 2025-11-03
                          0次瀏覽 2025-11-03
                            
                          59次瀏覽 2025-07-15
                          261次瀏覽 2025-11-03
110次瀏覽 2025-11-03
458次瀏覽 2025-11-03
                          0次瀏覽 2025-11-03
                          179次瀏覽 2025-11-03
1341次瀏覽 2025-11-03
                          0次瀏覽 2025-11-03
                          0次瀏覽 2025-11-03
159次瀏覽 2025-11-03
                          441次瀏覽 2025-11-03
220次瀏覽 2025-11-03
                          322次瀏覽 2025-11-03
                            
                          370次瀏覽 2024-09-25
                          199次瀏覽 2025-11-03
                          276次瀏覽 2025-11-03
                          138次瀏覽 2025-11-03
                          0次瀏覽 2025-11-03
            852次瀏覽
            956次瀏覽
            783次瀏覽
            524次瀏覽
            60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