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可能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主要有腎性貧血、高血壓、電解質紊亂、尿毒癥、心血管疾病等。慢性腎炎是腎小球濾過功能長期受損的疾病,需定期監(jiān)測腎功能并控制原發(fā)病進展。
慢性腎炎患者因腎臟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減少,可能導致腎性貧血。患者可能出現面色蒼白、乏力、活動后心悸等癥狀。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配合琥珀酸亞鐵片、葉酸片等藥物補充造血原料。日常需適量攝入動物肝臟、瘦肉等富含鐵的食物。
腎臟排水排鈉功能下降會導致水鈉潴留,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引發(fā)腎性高血壓?;颊呖赡艹霈F頭痛、視物模糊等癥狀。臨床常用纈沙坦膠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壓藥,同時需嚴格限制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
腎功能減退可能引起高鉀血癥、低鈣血癥等電解質失衡。高鉀血癥可能導致肌肉無力、心律失常,需避免食用香蕉、橙子等高鉀食物,必要時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鈣散降鉀。低鈣血癥可引發(fā)手足抽搐,需補充碳酸鈣D3片。
腎小球濾過率持續(xù)下降至終末期可能發(fā)展為尿毒癥,表現為惡心嘔吐、皮膚瘙癢等癥狀。此時需進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條件允許時可考慮腎移植手術。日常需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入量,選擇優(yōu)質蛋白如雞蛋清等。
慢性腎炎患者發(fā)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顯著增高。這與尿毒癥毒素蓄積、貧血、鈣磷代謝紊亂等多因素相關。除規(guī)范治療腎病外,需定期監(jiān)測心電圖、心臟超聲,必要時使用阿托伐他汀鈣片調節(jié)血脂。
慢性腎炎患者需每3-6個月復查腎功能、尿常規(guī)及血壓,每日記錄尿量變化。飲食應遵循低鹽、低脂、優(yōu)質低蛋白原則,避免腌制食品及動物內臟。適當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劇烈活動加重腎臟負擔。出現水腫加重或呼吸困難等癥狀時需立即就醫(yī)。
181次瀏覽 2025-11-01
154次瀏覽 2025-11-01
77次瀏覽 2025-11-01
80次瀏覽 2025-11-01
93次瀏覽 2025-11-01
115次瀏覽 2025-11-01
94次瀏覽 2025-11-01
63次瀏覽 2025-11-01
92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11-01
166次瀏覽 2025-11-01
61次瀏覽 2025-11-01
67次瀏覽 2025-11-01
183次瀏覽 2025-11-01
118次瀏覽 2025-11-01
715次瀏覽 2024-01-05
119次瀏覽 2025-11-01
119次瀏覽 2025-11-01
262次瀏覽 2025-11-01
73次瀏覽 2025-11-01
216次瀏覽 2025-11-01
0次瀏覽 2025-11-01
629次瀏覽
451次瀏覽
754次瀏覽
650次瀏覽
686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