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可通過調整飲食、戒酒、藥物治療、內(nèi)鏡治療、肝移植等方式治療。肝硬化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膽汁淤積、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肝硬化患者需保證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魚肉、雞胸肉、雞蛋清等,每日蛋白攝入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1-1.2克。限制鈉鹽攝入,每日食鹽不超過3克,避免腌制食品。選擇易消化的軟食,少量多餐,避免堅硬粗糙食物劃傷食管靜脈。出現(xiàn)肝性腦病前兆時需暫時限制蛋白攝入。
酒精會加速肝細胞壞死和纖維化進程,所有病因導致的肝硬化患者均需嚴格戒酒。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戒酒后可延緩病情進展,部分早期患者肝功能可能改善。戒酒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戒斷反應,嚴重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輔助戒斷。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長期服用恩替卡韋片、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藥物。膽汁淤積患者可使用熊去氧膽酸膠囊改善膽汁排泄。伴有門脈高壓者可服用普萘洛爾片降低出血風險。需注意避免使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片等。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需定期接受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重度曲張時可進行內(nèi)鏡下套扎術或硬化劑注射治療預防出血。已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者需急診內(nèi)鏡下止血,必要時放置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術后需禁食24-48小時,逐步過渡到流質飲食。
終末期肝硬化患者符合米蘭標準者可考慮肝移植,術后需終身服用他克莫司膠囊、嗎替麥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劑。移植前需評估心肺功能、營養(yǎng)狀態(tài)及并發(fā)癥控制情況?;铙w肝移植需供受體血型匹配,尸體肝移植平均等待時間6-12個月。
肝硬化患者需每3-6個月復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及腹部超聲,監(jiān)測病情變化。出現(xiàn)腹脹加重、下肢水腫、意識模糊等癥狀需及時就診。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個人衛(wèi)生預防感染。可適當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導致食管靜脈破裂出血。嚴格遵醫(yī)囑用藥,不可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
134次瀏覽 2025-11-07
141次瀏覽 2025-11-07
142次瀏覽 2025-11-07
87次瀏覽 2025-11-07
132次瀏覽 2025-11-07
300次瀏覽 2025-11-07
123次瀏覽 2025-11-07
382次瀏覽 2025-11-07
208次瀏覽 2025-11-07
233次瀏覽 2025-11-07
169次瀏覽 2025-11-07
113次瀏覽 2025-11-07
212次瀏覽 2025-11-07
187次瀏覽 2025-07-15
223次瀏覽 2025-11-07
1303次瀏覽 2025-11-07
953次瀏覽 2025-11-07
143次瀏覽 2025-11-07
225次瀏覽 2025-11-07
64次瀏覽 2025-11-07
59次瀏覽 2025-07-15
177次瀏覽 2025-11-07
847次瀏覽
693次瀏覽
765次瀏覽
744次瀏覽
555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