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高熱驚厥可通過保持呼吸道通暢、物理降溫、防止受傷、記錄發(fā)作情況、及時就醫(yī)等方式處理。高熱驚厥通常由感染、遺傳因素、體溫驟升、電解質(zhì)紊亂、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立即將患兒置于側(cè)臥位,解開衣領避免頸部受壓,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家長需用軟布包裹壓舌板墊于上下磨牙間,防止舌咬傷,但不可強行撬開緊閉的牙關。觀察口唇是否發(fā)紺,若出現(xiàn)呼吸暫停需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使用溫水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走行處,水溫控制在32-34℃。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浴,避免寒戰(zhàn)加重驚厥??膳浜贤藷豳N敷于額頭,同時保持室內(nèi)通風,調(diào)節(jié)室溫至24-26℃。家長需每15分鐘復測體溫,直至降至38℃以下。
移開周圍尖銳物品,在床周鋪設軟墊保護。不要強行按壓抽搐肢體,避免骨折風險。驚厥發(fā)作時禁止喂食喂水,防止誤吸。若發(fā)作超過5分鐘或連續(xù)多次發(fā)作,家長需立即聯(lián)系急救。
家長需詳細記錄驚厥開始時間、持續(xù)時間、抽搐形式、體溫變化及意識狀態(tài)。用手機拍攝發(fā)作視頻有助于醫(yī)生判斷發(fā)作類型。就診時需提供近期疫苗接種史、家族驚厥史及既往發(fā)作情況,這些信息對鑒別診斷有重要價值。
首次發(fā)作或伴有噴射性嘔吐、嗜睡、頸項強直等癥狀時需急診處理。醫(yī)生可能開具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鈉注射液等止驚藥物,或進行腰椎穿刺排除腦膜炎。對于復雜性熱性驚厥,需做腦電圖和頭顱影像學檢查評估神經(jīng)系統(tǒng)狀況。
日常應避免過度包裹導致體溫驟升,發(fā)熱期間每2小時監(jiān)測體溫??勺襻t(yī)囑預備直腸用地西泮栓劑用于驚厥復發(fā)。保證充足睡眠和水分攝入,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減少感染風險?;純喊l(fā)作后可能出現(xiàn)短暫嗜睡,家長需持續(xù)觀察24小時意識狀態(tài)變化。建立驚厥發(fā)作應急卡片,注明處理步驟和緊急聯(lián)系人信息。
                          73次瀏覽 2025-11-01
                          0次瀏覽 2025-11-01
                          119次瀏覽 2025-11-01
                          77次瀏覽 2025-11-01
                          67次瀏覽 2025-11-01
                          80次瀏覽 2025-11-01
                          115次瀏覽 2025-11-01
                          183次瀏覽 2025-11-01
                          61次瀏覽 2025-11-01
                          181次瀏覽 2025-11-01
                          119次瀏覽 2025-11-01
                          262次瀏覽 2025-11-01
                          118次瀏覽 2025-11-01
                          154次瀏覽 2025-11-01
                          63次瀏覽 2025-11-01
                          93次瀏覽 2025-11-01
                          94次瀏覽 2025-11-01
                          216次瀏覽 2025-11-01
                          0次瀏覽 2025-11-01
                            
                          912次瀏覽 2023-09-06
                          166次瀏覽 2025-11-01
                            
                          92次瀏覽 2025-07-15
            612次瀏覽
            451次瀏覽
            551次瀏覽
            537次瀏覽
            71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