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主要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常見原因有與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免疫力低下、長期營養(yǎng)不良、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居住環(huán)境擁擠通風不良等。肺結核可通過飛沫傳播,典型癥狀包括咳嗽、低熱、盜汗、咯血等,需及時就醫(yī)進行抗結核治療。
與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共同生活或長時間共處密閉空間是主要傳播途徑。結核分枝桿菌通過患者咳嗽、打噴嚏產生的飛沫核傳播,吸入后可能定植于肺部。建議對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篩查,必要時預防性服用異煙肼片。
艾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惡性腫瘤化療人群等免疫力低下群體易感。結核菌可在體內長期潛伏,當CD4+T細胞數量下降時易發(fā)病。這類患者需定期進行胸部X線檢查,可遵醫(yī)囑使用利福平膠囊聯合乙胺丁醇片進行預防。
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淋巴細胞功能減退,削弱肺泡巨噬細胞殺菌能力。維生素D缺乏影響抗菌肽合成,增加結核菌繁殖概率。改善飲食應保證每日每公斤體重1.2-1.5克優(yōu)質蛋白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AD軟膠囊。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高糖環(huán)境促進結核菌生長,同時血管病變導致抗結核藥物滲透性降低。血糖超過11.1mmol/L會使結核病風險增加3倍。需優(yōu)先控制血糖達標,抗結核治療時可選擇吡嗪酰胺片聯合鏈霉素注射液。
居住空間人均面積不足5平方米、每日日照時間少于2小時、工作場所粉塵濃度超標等情況均會提升感染風險。煤礦工人、矽肺患者等職業(yè)暴露人群應每年進行胸部CT檢查,必要時接種卡介苗預防。
預防肺結核需保持居所通風良好,每日開窗換氣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鐘。加強營養(yǎng)攝入,保證肉蛋奶等優(yōu)質蛋白及新鮮蔬菜水果供給。避免與咳嗽患者密切接觸,在人群密集場所可佩戴醫(yī)用防護口罩。出現持續(xù)兩周以上的咳嗽、午后低熱癥狀時,應及時到傳染病??漆t(yī)院進行痰涂片檢查和結核菌素試驗。確診患者應嚴格完成6-8個月規(guī)范抗結核治療,不可自行停藥。
86次瀏覽 2025-11-05
393次瀏覽 2025-11-05
151次瀏覽 2025-11-05
69次瀏覽 2025-11-05
94次瀏覽 2025-11-05
85次瀏覽 2025-11-05
160次瀏覽 2025-11-05
838次瀏覽 2025-11-05
321次瀏覽 2025-11-05
89次瀏覽 2025-11-05
162次瀏覽 2025-11-05
154次瀏覽 2025-11-05
473次瀏覽 2025-11-05
196次瀏覽 2025-11-05
231次瀏覽 2025-11-05
363次瀏覽 2025-11-05
104次瀏覽 2025-11-05
222次瀏覽 2025-11-05
273次瀏覽 2025-11-05
105次瀏覽 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