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病變是指機體組織在受到損傷或感染時發(fā)生的以炎癥反應為特征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炎性病變可能由感染、外傷、自身免疫反應等多種因素引起,常見于皮膚、關節(jié)、內臟等部位。
感染是導致炎性病變的常見原因之一,細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體侵入組織后,免疫系統(tǒng)會啟動防御機制,引發(fā)局部血管擴張和白細胞聚集。這種反應雖然有助于清除病原體,但也會造成組織充血水腫,患者可能出現發(fā)熱、乏力等全身癥狀。外傷或物理化學刺激也可直接損傷組織,例如燙傷后皮膚出現紅腫水皰,屬于典型的急性炎性病變。長期反復的輕微損傷可能發(fā)展為慢性炎癥,如長期吸煙者的支氣管黏膜炎性改變。
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炎性病變具有特殊性,免疫系統(tǒng)錯誤攻擊自身組織,導致持續(xù)性炎癥。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關節(jié)滑膜的炎性增生,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腸黏膜潰瘍,都屬于這類病變。某些代謝異常如痛風,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jié)引發(fā)劇烈炎性反應。腫瘤相關炎癥則較為復雜,既可能是腫瘤誘發(fā)的局部免疫反應,也可能是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慢性炎癥狀態(tài)。
炎性病變的治療需針對具體病因,細菌感染需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膠囊,病毒感染可用更昔洛韋分散片。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能緩解癥狀,嚴重自身免疫性炎癥可能需要甲氨蝶呤片。日常應注意保持患處清潔,避免抓撓或摩擦。飲食宜清淡,適量補充維生素C片和蛋白質,急性期減少活動。若出現持續(xù)發(fā)熱、疼痛加劇或功能障礙,應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
743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32次瀏覽 2025-11-04
31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44次瀏覽 2025-11-04
227次瀏覽 2025-11-04
401次瀏覽 2024-09-25
228次瀏覽 2025-11-04
336次瀏覽 2025-11-04
556次瀏覽 2025-11-04
22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684次瀏覽 2025-11-04
243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42次瀏覽 2025-11-04
20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11次瀏覽 2025-11-04
710次瀏覽
577次瀏覽
788次瀏覽
689次瀏覽
74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