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爛足通常需要做血糖檢測、下肢血管檢查、神經功能評估、感染指標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糖尿病爛足是糖尿病足潰瘍的俗稱,可能與長期血糖控制不佳、下肢血管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等因素有關,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
血糖檢測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有助于評估血糖控制情況。長期高血糖可能導致血管和神經損傷,進而引發(fā)糖尿病爛足。血糖檢測可以幫助醫(yī)生判斷是否需要調整降糖方案,常用的降糖藥物有鹽酸二甲雙胍片、格列美脲片和阿卡波糖片等。
下肢血管檢查通常包括踝肱指數測定和下肢動脈超聲,用于評估下肢血液循環(huán)情況。糖尿病可能導致下肢動脈硬化或狹窄,影響足部血液供應。血管檢查結果有助于判斷是否需要血管介入治療,如球囊擴張或支架植入。
神經功能評估主要通過10克尼龍絲試驗和振動覺測試等方法,檢查足部感覺神經功能。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能導致足部感覺減退,患者無法及時發(fā)現足部損傷。神經功能評估結果可以幫助制定足部護理方案,預防潰瘍進一步惡化。
感染指標檢測包括血常規(guī)、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等檢查,用于判斷是否存在足部感染。糖尿病爛足容易合并細菌感染,嚴重時可能導致敗血癥。感染指標異常時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和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等。
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X線、CT或MRI檢查,用于評估足部骨骼和軟組織病變情況。糖尿病爛足可能合并骨髓炎或深部組織感染,影像學檢查有助于確定感染范圍和嚴重程度。根據檢查結果,醫(yī)生可能建議清創(chuàng)手術或截肢等治療方案。
糖尿病爛足患者日常應注意控制血糖,定期監(jiān)測足部皮膚狀況,保持足部清潔干燥。選擇寬松舒適的鞋襪,避免足部受壓或摩擦。每天檢查足部是否有傷口、水皰或紅腫,發(fā)現問題及時就醫(yī)。避免用熱水泡腳,防止燙傷。戒煙限酒,適當運動改善下肢血液循環(huán)。飲食上應控制總熱量攝入,保證營養(yǎng)均衡,多吃富含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
102次瀏覽 2025-10-30
113次瀏覽 2025-10-30
97次瀏覽 2025-10-30
55次瀏覽 2025-10-30
473次瀏覽 2025-10-30
167次瀏覽 2025-10-30
87次瀏覽 2025-10-30
86次瀏覽 2025-10-30
209次瀏覽 2025-10-30
195次瀏覽 2025-10-30
195次瀏覽 2025-10-30
105次瀏覽 2025-10-30
62次瀏覽 2025-10-30
369次瀏覽 2025-10-30
98次瀏覽 2025-10-30
106次瀏覽 2025-10-30
248次瀏覽 2025-10-30
676次瀏覽 2024-01-05
446次瀏覽 2025-10-30
59次瀏覽 2025-07-15
113次瀏覽 2025-10-30
133次瀏覽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