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發(fā)澀是什么原因
柿子發(fā)澀主要由單寧酸含量過高引起,具體原因包括品種特性、成熟度不足、采摘時間不當、儲存條件不佳、食用方式錯誤等。
部分柿子品種天然含有較高濃度的單寧酸,如磨盤柿、牛心柿等傳統(tǒng)澀柿品種。這類柿子在完全成熟前,單寧酸含量可達鮮重的2%以上,與口腔黏膜蛋白結(jié)合會產(chǎn)生強烈收斂性澀感。通過人工選育的甜柿品種如陽豐、富有等則基本不含可溶性單寧。
未充分成熟的柿子果肉細胞中大量存在原花青素,在酶作用下會轉(zhuǎn)化為可溶性單寧。隨著果實后熟,單寧細胞逐漸轉(zhuǎn)化為不溶性膠狀物質(zhì),澀味隨之消失。判斷成熟度可觀察果蒂是否干枯萎縮,果皮是否呈現(xiàn)品種特有色澤。
過早采摘會中斷果實自然脫澀過程。傳統(tǒng)澀柿需在樹上完成自然脫澀,當可溶性單寧含量降至0.5%以下時才適宜采收。若在9-10月未達生理成熟期提前采摘,即便后期催熟也難以完全去除澀味。
溫度低于10℃會抑制脫澀酶活性,導致單寧無法轉(zhuǎn)化。乙烯濃度不足也會延緩脫澀進程。正確做法是將澀柿與蘋果、香蕉等乙烯釋放源共同密封存放,保持15-20℃環(huán)境,3-5天即可完成脫澀。
空腹食用時胃酸會使單寧酸更易與胃黏膜蛋白結(jié)合,加重澀感并可能引發(fā)不適。果皮附近單寧含量是果肉的3-5倍,連皮食用會明顯增強澀味。建議去皮后餐后食用,搭配蛋白質(zhì)食物可中和單寧。
對于家庭處理澀柿,可采用溫水浸泡法:將柿子放入40℃溫水中浸泡24小時,期間換水2-3次,此法通過升溫激活脫澀酶活性。酒精脫澀法用50度以上白酒擦拭柿果表面后密封3天,酒精能促進單寧聚合。長期儲存可制作柿餅,經(jīng)曬干脫水后單寧含量可降低90%。日常食用每天不超過2個,糖尿病患者應控制攝入量,胃腸功能弱者建議選擇完全脫澀的軟柿或柿餅。
開水浸泡雞蛋多久可以吃
復禾遷移
小蘇打可以洗茶杯嗎
復禾遷移
綠豆大的好吃還是小的好吃
復禾遷移
用茶葉水刷牙有什么好處
復禾遷移
姜對人體有什么特別功效
復禾遷移
怎樣判斷雞蛋的好壞
復禾遷移
白領午餐怎么解決問題的
復禾遷移
為什么豬內(nèi)臟比豬肉便宜
復禾遷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