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的最佳食療方法
      博禾醫(yī)生
      健脾可通過食療調(diào)理,推薦山藥粥、蓮子紅棗湯、茯苓餅等膳食,配合適量運動與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山藥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jīng),富含淀粉酶與黏液蛋白,能促進消化吸收。將鮮山藥100克去皮切塊,與粳米50克同煮至軟爛,加少許紅糖調(diào)味,每日早餐食用。脾虛腹瀉者可加芡實15克增強收澀作用。
蓮子補脾止瀉,紅棗養(yǎng)血安神,適合心脾兩虛者。取去芯蓮子30克、紅棗10枚、陳皮5克,加水500毫升燉煮1小時。長期失眠者加百合15克,氣虛明顯可添黃芪10克增強補氣效果。
茯苓利水滲濕,對脾虛濕盛型肥胖有效。茯苓粉50克與面粉100克混合,加入蜂蜜20毫升揉成面團,搟薄后烙至兩面金黃。痰濕重者搭配薏苡仁粉30克,腹脹者佐以炒麥芽10克行氣消食。
八段錦"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動作可增強脾經(jīng)氣血運行。每日晨起單手上舉30次,配合深呼吸。太極拳云手動作能按摩中脘穴,飯后1小時練習15分鐘促進運化功能。
足三里穴是健脾要穴,每日艾灸10分鐘或拇指按壓3分鐘。配合公孫穴足內(nèi)側緣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按壓,能調(diào)節(jié)脾胃氣機。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拔罐每周2次改善消化功能。
健脾食療需長期堅持,避免生冷油膩食物。山藥、小米、南瓜等黃色食物入脾經(jīng),可常食用。飯后散步20分鐘助消化,夜間熱水泡腳時加入生姜片溫補脾陽。脾虛嚴重者出現(xiàn)持續(xù)腹瀉、消瘦時應就醫(yī),排除器質性疾病后配合四君子湯等中藥調(diào)理。保持規(guī)律作息與情緒舒暢對脾胃功能恢復至關重要,避免憂思過度損傷脾氣。
補脾健脾第一食物是什么
復禾遷移
                    
                  
月經(jīng)不調(diào)食療方法有哪幾種
復禾遷移
                    
                  
甲亢怎么食療調(diào)理
復禾遷移
                    
                  
胃寒怎么調(diào)理最好是食療方法
復禾遷移
                    
                  
甲亢病人的飲食療法有哪些
復禾遷移
                    
                  
采用食療方法提高免疫力
復禾遷移
踮腳尖能健脾胃嗎
復禾遷移
                    
                  
女人如何食療保養(yǎng)
復禾遷移
補氣的食療方有哪些 補氣的食補方子
復禾遷移
首選中藥食療方劑
復禾遷移
                    
                  
過敏性鼻炎的飲食療法有哪些
復禾遷移
                    
                  
喝健脾祛濕的藥會損傷脾胃嗎
復禾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