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作為傳統(tǒng)飲品,很多人每天都要泡上幾杯。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喝茶習慣正在悄悄傷害肝臟。肝臟作為人體的“解毒工廠”,一旦受損往往難以察覺。今天就來說說那些可能傷肝的茶葉喝法,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一、這些喝茶方式最傷肝
1、空腹喝濃茶
早晨起床直接灌濃茶,茶葉中的茶多酚會刺激胃黏膜,同時加重肝臟代謝負擔。長期如此可能引發(fā)膽汁分泌異常,建議搭配少量點心飲用。
2、睡前喝發(fā)酵茶
晚上喝紅茶、熟普洱等全發(fā)酵茶,咖啡因和茶堿會延長肝臟解毒時間。特別是肝火旺的人,容易出現(xiàn)失眠多夢、口苦等癥狀。
3、用茶水服藥
茶葉中的鞣酸會影響藥物吸收,迫使肝臟加倍工作來分解藥物。某些抗生素、降壓藥與茶同服,還可能產生有毒化合物。
二、三類茶葉要特別注意
1、霉變茶葉
儲存不當產生的黃曲霉素,是誘發(fā)肝癌的一級致癌物。發(fā)現(xiàn)茶葉有霉味或結塊,立即丟棄不要心疼。
2、過燙的茶
65℃以上的熱茶會損傷食道黏膜,長期可能誘發(fā)細胞癌變。等茶水溫度降至50℃左右再飲用最安全。
3、隔夜老茶
放置超過12小時的茶湯,不僅營養(yǎng)流失,還可能滋生有害菌。尤其夏.季室溫存放的隔夜茶,變質風險更高。
三、護肝飲茶指南
1、優(yōu)選春季新茶
清明前后采摘的綠茶,含有更多茶氨酸和兒茶素,抗氧化效果更好。但胃寒者要控制飲用量。
2、把握最佳時段
上午9-11點喝綠茶提神,下午3-5點喝烏龍茶消食,晚上7點后改喝淡茶或花果茶。
3、控制每日總量
健康成年人每天干茶不超過12克,分3-4次沖泡。肝病患者應咨詢醫(yī)生調整飲用量。
其實茶葉本身無罪,關鍵在飲用方法。就像《茶經》所說“茶之為飲,發(fā)乎神明”,掌握正確方式才能發(fā)揮養(yǎng)生功效。建議每喝一個月茶,適當停喝3-5天讓肝臟休息。下次泡茶前,記得先檢查茶葉狀態(tài)和沖泡溫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