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34人閱讀
食物過敏引起的皮膚瘙癢可通過冷敷緩解、外用藥物、口服抗組胺藥、就醫(yī)排查過敏原等方式治療。食物過敏通常由免疫系統(tǒng)異常反應、遺傳易感性、食物成分刺激、腸道屏障功能受損等原因引起。
1、冷敷緩解用涼毛巾冷敷瘙癢部位可收縮毛細血管,減輕紅腫熱痛。避免抓撓皮膚,防止繼發(fā)感染。生理性瘙癢通常無須用藥。
2、外用藥物局部涂抹爐甘石洗劑、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等可緩解炎癥反應。伴有皮膚破損時需預防性使用莫匹羅星軟膏。
3、口服抗組胺藥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膠囊、依巴斯汀片等二代抗組胺藥能阻斷組胺受體,改善蕁麻疹樣皮疹。用藥期間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yè)。
4、就醫(yī)排查反復過敏需進行血清特異性IgE檢測或皮膚點刺試驗,常見致敏食物包括雞蛋、牛奶、海鮮等。嚴重過敏反應需隨身攜帶腎上腺素筆。
記錄飲食日記有助于識別過敏原,急性期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選擇棉質(zhì)透氣衣物減少皮膚摩擦。
CA72-4糖類抗原是惡性腫瘤的非特異性腫瘤標志物,但上升CA72-4升高不一定是惡性腫瘤,確診惡性腫瘤的患者也可能存在CA72-4不升高。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