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手術是通過外科手術將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內(nèi),再連接牙冠以恢復牙齒功能的美容修復方式。種植牙手術通常由牙槽骨條件不足、缺牙時間過長、牙周病未控制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術前評估、骨增量手術、即刻種植、延期種植、微創(chuàng)種植等方式治療。
術前需通過口腔檢查、影像學檢查評估牙槽骨高度寬度及密度。牙槽骨萎縮可能導致種植體穩(wěn)定性不足,表現(xiàn)為骨量低于種植體長度要求??赏ㄟ^錐形束CT測量骨量,必要時采用引導骨再生技術。評估階段需排除嚴重糖尿病、骨質(zhì)疏松等全身性疾病。
骨量不足時需先進行骨移植或上頜竇提升。上頜后牙區(qū)骨高度不足可能與上頜竇氣化有關,通常伴有竇底黏膜增厚。采用自體骨移植或人工骨粉填充,配合膠原膜防止軟組織侵入。術后需3-6個月骨結(jié)合期,期間使用臨時義齒。
拔牙后同期植入種植體適用于前牙區(qū)無急性炎癥者。牙槽窩新鮮創(chuàng)面有利于種植體初期穩(wěn)定,但可能伴隨牙齦輪廓塌陷風險。需選擇適合拔牙窩形態(tài)的種植體,必要時配合即刻臨時修復。禁忌癥包括根尖周膿腫、唇側(cè)骨板缺損超過50%。
拔牙后等待3-6個月再進行種植,適用于存在感染或骨缺損病例。長期缺牙可能導致鄰牙傾斜對頜牙伸長,表現(xiàn)為咬合關系紊亂。手術需翻瓣暴露骨面,使用先鋒鉆逐級備洞。骨結(jié)合期內(nèi)避免種植體負荷,可使用過渡義齒維持美觀。
采用不翻瓣技術減少軟組織損傷,適用于骨量充足的簡單病例。計算機導航輔助種植能精準控制植入角度深度,但可能受限于張口度不足。術后反應較輕,但仍需預防早期感染??蛇x擇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復方氯己定含漱液等控制菌斑。
術后需保持口腔衛(wèi)生,使用軟毛牙刷清潔種植體周圍,避免吸煙及過硬食物。定期復查拍攝X線片監(jiān)測骨結(jié)合情況,發(fā)現(xiàn)種植體周圍黏膜紅腫、溢膿需及時處理。長期維護包括每年1-2次專業(yè)潔治,使用牙線或沖牙器清潔鄰面。骨結(jié)合良好的種植體可使用10年以上,但需注意避免咬合過載導致機械并發(fā)癥。
0次瀏覽 2025-11-03
199次瀏覽 2025-11-03
322次瀏覽 2025-11-03
110次瀏覽 2025-11-03
0次瀏覽 2025-11-03
0次瀏覽 2025-11-03
0次瀏覽 2025-11-03
0次瀏覽 2025-11-03
174次瀏覽 2025-03-21
1341次瀏覽 2025-11-03
0次瀏覽 2025-11-03
187次瀏覽 2025-07-15
276次瀏覽 2025-11-03
284次瀏覽 2025-11-03
179次瀏覽 2025-11-03
333次瀏覽 2025-11-03
138次瀏覽 2025-11-03
458次瀏覽 2025-11-03
261次瀏覽 2025-11-03
220次瀏覽 2025-11-03
159次瀏覽 2025-11-03
441次瀏覽 2025-11-03
681次瀏覽
716次瀏覽
642次瀏覽
551次瀏覽
66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