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是發(fā)生在舌體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屬于口腔癌的常見類型,早期可能表現(xiàn)為無痛性潰瘍或白斑。
長期吸煙飲酒是主要誘因,煙草中的焦油和酒精會持續(xù)刺激舌黏膜。人乳頭瘤病毒16型感染與部分舌癌發(fā)病相關,尤其常見于舌根部位。長期佩戴不合適的義齒造成摩擦損傷、口腔衛(wèi)生不良導致的慢性炎癥,以及維生素A或鐵元素缺乏也可能增加風險。
早期表現(xiàn)為舌緣或舌背經(jīng)久不愈的潰瘍,表面呈菜花狀,可能伴有輕微疼痛。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xiàn)舌體活動受限、言語不清,潰瘍面可能滲血并散發(fā)腐臭味。晚期可觸及頸部淋巴結(jié)腫大,腫瘤可能侵犯下頜骨導致張口困難。
口腔科醫(yī)生會進行觸診檢查腫塊質(zhì)地和活動度,采用甲苯胺藍染色輔助識別癌變區(qū)域。病理活檢是確診金標準,通過穿刺或手術切取病變組織。影像學檢查包括增強CT或MRI評估腫瘤浸潤深度,PET-CT用于判斷遠處轉(zhuǎn)移情況。
早期患者可采用激光或冷凍治療消除病灶,中期需手術切除腫瘤并清掃淋巴結(jié),術后配合放射治療。晚期病例需要聯(lián)合化療藥物如順鉑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靶向治療藥物如西妥昔單抗注射液可用于HER2陽性患者。
五年生存率與分期密切相關,早期發(fā)現(xiàn)可達80%以上。術后需進行舌功能康復訓練,包括發(fā)音練習和吞咽動作重建。日常應使用軟毛牙刷清潔口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復查需包含喉鏡檢查和腫瘤標志物監(jiān)測。
保持口腔衛(wèi)生是重要預防措施,建議每年進行口腔黏膜檢查。戒煙限酒能顯著降低發(fā)病風險,出現(xiàn)舌部潰瘍超兩周不愈應及時就診。治療期間需保證高蛋白飲食,可選擇魚肉泥、蒸蛋羹等易吞咽食物。術后語言障礙者可尋求專業(yè)言語治療師指導康復訓練。
226次瀏覽 2025-11-04
227次瀏覽 2025-11-04
92次瀏覽 2025-07-15
33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28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44次瀏覽 2025-11-04
684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43次瀏覽 2025-11-04
232次瀏覽 2025-11-04
242次瀏覽 2025-11-04
211次瀏覽 2025-11-04
200次瀏覽 2025-11-04
59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556次瀏覽 2025-11-04
316次瀏覽 2025-11-04
570次瀏覽
574次瀏覽
762次瀏覽
783次瀏覽
780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