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的癥狀主要有胸悶胸痛、心悸氣短、頭暈乏力、下肢水腫、突發(fā)暈厥等。心臟病可能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因素有關。
胸悶胸痛是心臟病最常見的癥狀,多表現(xiàn)為心前區(qū)壓迫感或絞痛,可能向左肩背部放射。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時,胸痛常在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后加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可緩解。若胸痛持續(xù)超過15分鐘且伴隨冷汗,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心悸氣短多與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有關,患者自覺心跳不規(guī)則、過快或過慢,輕微活動即感呼吸困難。夜間平臥時可能出現(xiàn)陣發(fā)性呼吸困難,需墊高枕頭才能緩解。長期缺氧可能導致口唇發(fā)紺。
心臟泵血功能下降時,腦部供血不足會引起頭暈目眩,嚴重時出現(xiàn)黑朦或短暫意識喪失?;颊叱0橛袩o力感,日?;顒幽褪芰γ黠@降低。這種情況可能與嚴重心律失?;蛑鲃用}瓣狹窄有關。
右心衰竭會導致體循環(huán)淤血,表現(xiàn)為雙下肢凹陷性水腫,按壓后留下明顯壓痕。水腫多從足踝部開始,逐漸向上發(fā)展,可能伴隨肝區(qū)脹痛、腹脹等表現(xiàn)。長期臥床者水腫可能出現(xiàn)在腰骶部。
心源性暈厥通常突然發(fā)生,事前可能無征兆,常見于嚴重室性心律失常、主動脈瓣狹窄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發(fā)作時面色蒼白,脈搏微弱,恢復后可能出現(xiàn)定向力障礙。這種情況具有較高猝死風險。
心臟病患者需保持低鹽低脂飲食,每日食鹽攝入不超過5克,避免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建議進行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鐘,運動時心率不宜超過最大心率的60%。戒煙限酒,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情緒激動。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遵醫(yī)囑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等藥物,出現(xiàn)新發(fā)癥狀或原有癥狀加重時及時就醫(yī)。
0次瀏覽 2025-11-04
226次瀏覽 2025-11-04
242次瀏覽 2025-11-04
211次瀏覽 2025-11-04
55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43次瀏覽 2025-11-04
244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316次瀏覽 2025-11-04
228次瀏覽 2025-11-04
227次瀏覽 2025-11-04
33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715次瀏覽 2024-01-05
92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11-04
684次瀏覽 2025-11-04
232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00次瀏覽 2025-11-04
956次瀏覽
870次瀏覽
530次瀏覽
777次瀏覽
56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