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動過緩是指竇房結發(fā)出的電沖動頻率低于每分鐘60次,屬于心律失常的一種表現(xiàn)。竇性心動過緩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藥物影響、心臟傳導系統(tǒng)病變、代謝異常、迷走神經(jīng)張力增高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胸悶、運動耐量下降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yī),通過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等檢查明確病因。
長期運動訓練的運動員或體力勞動者可能出現(xiàn)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靜息心率可低于每分鐘50次而無不適癥狀。這與迷走神經(jīng)張力增高、心臟泵血效率提升有關,無須特殊治療。日常建議定期監(jiān)測心率,避免突然停止運動導致代償失調(diào)。
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片、鈣通道阻滯劑如地爾硫卓緩釋膠囊、洋地黃類藥物如地高辛片等均可抑制竇房結自律性。若服藥后心率持續(xù)低于每分鐘50次或伴隨暈厥,需遵醫(yī)囑調(diào)整劑量或更換藥物,禁止自行停藥。
竇房結功能減退、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等疾病會導致持續(xù)性心動過緩,可能合并竇性停搏或竇房傳導阻滯。典型癥狀包括黑矇、短暫意識喪失,需通過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療。急性心肌炎、心肌梗死也可能暫時損傷傳導系統(tǒng)。
嚴重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因甲狀腺激素不足,基礎代謝率下降可導致心率減慢,伴隨怕冷、水腫等癥狀。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片糾正甲減。高鉀血癥、低溫狀態(tài)等代謝紊亂也會抑制竇房結電活動。
血管迷走性暈厥發(fā)作時,迷走神經(jīng)過度興奮可引起一過性心率驟降至每分鐘40次以下,常由疼痛、緊張或長時間站立誘發(fā)。發(fā)作時需立即平臥抬高下肢,反復發(fā)作者可進行傾斜訓練或使用米多君片改善血管張力。
日常應避免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誘因,戒煙限酒以減少對自主神經(jīng)的刺激。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增強心臟代償能力,但運動強度需以不引發(fā)胸悶、氣促為度。若出現(xiàn)持續(xù)頭暈、眼前發(fā)黑等癥狀,須立即就醫(yī)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或起搏器干預。
0次瀏覽 2025-11-04
316次瀏覽 2025-11-04
243次瀏覽 2025-11-04
232次瀏覽 2025-11-04
55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42次瀏覽 2025-11-04
92次瀏覽 2025-07-15
244次瀏覽 2025-11-04
226次瀏覽 2025-11-04
228次瀏覽 2025-11-04
227次瀏覽 2025-11-04
200次瀏覽 2025-11-04
684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11次瀏覽 2025-11-04
336次瀏覽 2025-11-04
263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570次瀏覽
574次瀏覽
762次瀏覽
783次瀏覽
780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