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炎可通過改善口腔衛(wèi)生、使用抗菌漱口水、局部用藥、專業(yè)潔治、調(diào)整飲食等方式治療。牙齦炎通常由牙菌斑堆積、牙結(jié)石刺激、內(nèi)分泌變化、營養(yǎng)不良、吸煙等因素引起。
每日至少刷牙兩次并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選擇軟毛牙刷避免牙齦損傷。牙菌斑是牙齦炎的主要誘因,機械性清除能有效減少細菌滋生。建議采用巴氏刷牙法,重點清潔牙齦邊緣,刷牙時間不少于兩分鐘。配合含氟牙膏使用可增強牙釉質(zhì)抗酸能力。
氯己定含漱液或聚維酮碘溶液能抑制口腔致病菌繁殖。使用前需稀釋至安全濃度,每日含漱兩次可緩解牙齦紅腫。需注意長期使用可能引起口腔菌群失調(diào),連續(xù)使用不建議超過兩周。對酒精敏感者應(yīng)選擇無醇型漱口水。
丁硼乳膏或碘甘油可直接涂抹于紅腫牙齦,具有消炎鎮(zhèn)痛作用。甲硝唑口腔粘貼片能針對性殺滅厭氧菌,每日貼敷患處三次。使用藥物前需清潔口腔,孕婦及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藥物僅作為輔助治療,不能替代機械清潔。
超聲波潔治能徹底清除齦上牙結(jié)石,手工刮治可處理齦下菌斑。重度牙齦炎需進行根面平整術(shù),消除牙周袋內(nèi)感染源。治療后可能出現(xiàn)短暫牙齒敏感,通常一周內(nèi)自行緩解。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預(yù)防性潔治。
增加維生素C含量高的西藍花、獼猴桃等食物,有助于膠原蛋白合成。限制精制糖攝入可減少牙菌斑產(chǎn)酸,避免飲用碳酸飲料。適量食用蘋果、胡蘿卜等硬質(zhì)食物能通過咀嚼摩擦輔助清潔牙面。吸煙者需戒煙以改善牙齦微循環(huán)。
牙齦炎患者應(yīng)避免過冷過熱食物刺激,使用抗敏感牙膏緩解牙齒不適。定期更換牙刷保持清潔效率,每三個月需更換新牙刷。出現(xiàn)牙齦自發(fā)性出血或持續(xù)性口臭時,提示可能進展為牙周炎,需及時進行牙周系統(tǒng)治療。長期牙齦炎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fēng)險,建議每年進行口腔健康檢查。
23429次瀏覽
51081次瀏覽
64720次瀏覽
64729次瀏覽
50654次播放 2019-12-20
59481次播放 2019-12-20
52004次播放 2019-12-20
56645次播放 2019-12-20
52803次播放 2019-12-11
59149次瀏覽
0次瀏覽 2025-11-04
243次瀏覽 2025-11-04
227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743次瀏覽 2023-08-28
211次瀏覽 2025-11-04
31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32次瀏覽 2025-11-04
556次瀏覽 2025-11-04
242次瀏覽 2025-11-04
244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684次瀏覽 2025-11-04
263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28次瀏覽 2025-11-04
226次瀏覽 2025-11-04
20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336次瀏覽 2025-11-04
761次瀏覽
783次瀏覽
681次瀏覽
686次瀏覽
67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