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會陰瘙癢可通過保持局部清潔、避免刺激物、使用抗真菌藥物、治療細菌性陰道炎、就醫(yī)排查性傳播疾病等方式緩解。會陰瘙癢通常由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細菌性陰道病、接觸性皮炎、滴蟲性陰道炎、陰虱病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部1-2次,避免使用肥皂或沐浴露等堿性清潔劑。清洗后輕輕拍干水分,保持會陰干燥。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避免穿緊身褲或化纖材質衣物。月經期間需增加衛(wèi)生巾更換頻率,建議每2-4小時更換一次。
暫停使用含香精的衛(wèi)生巾、護墊及洗液,避免接觸可能致敏的洗滌劑。如近期使用過新品牌的沐浴產品或內衣洗滌劑,需立即停用。性生活時建議選擇無香料避孕套,避免使用潤滑劑等可能刺激會陰黏膜的產品。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引起的瘙癢可遵醫(yī)囑使用克霉唑陰道片、硝酸咪康唑栓、制霉菌素陰道泡騰片等抗真菌藥物。典型癥狀包括白色豆渣樣分泌物、會陰灼熱感及性交疼痛。治療期間需避免性生活,配偶必要時需同步治療。
細菌性陰道病可能導致灰白色魚腥味分泌物伴瘙癢,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甲硝唑陰道凝膠、克林霉素磷酸酯陰道乳膏或口服替硝唑片。治療期間禁止飲酒,同時需補充陰道乳酸桿菌制劑幫助恢復微生態(tài)平衡。
滴蟲性陰道炎表現(xiàn)為黃綠色泡沫狀分泌物伴劇烈瘙癢,需通過陰道分泌物檢查確診后使用甲硝唑片全身治療。陰虱病可見會陰部抓痕及肉眼可見的寄生蟲,需剃除陰毛并使用百部酊局部殺蟲。這兩種情況均需性伴侶共同治療。
日常應避免過度清洗陰道內部以免破壞自潔功能,如瘙癢持續(xù)3天以上或伴隨分泌物異常、潰瘍、排尿疼痛等癥狀需及時婦科就診。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血糖控制,高血糖環(huán)境易誘發(fā)真菌感染。建議每年進行婦科體檢,40歲以上女性可增加HPV篩查。保持規(guī)律作息與均衡飲食,適量攝入含益生菌的酸奶有助于維持陰道菌群平衡。
838次瀏覽 2025-11-05
473次瀏覽 2025-11-05
154次瀏覽 2025-11-05
273次瀏覽 2025-11-05
69次瀏覽 2025-11-05
363次瀏覽 2025-11-05
94次瀏覽 2025-11-05
85次瀏覽 2025-11-05
196次瀏覽 2025-11-05
912次瀏覽 2023-09-06
162次瀏覽 2025-11-05
86次瀏覽 2025-11-05
105次瀏覽 2025-11-05
743次瀏覽 2023-08-28
160次瀏覽 2025-11-05
321次瀏覽 2025-11-05
222次瀏覽 2025-11-05
104次瀏覽 2025-11-05
231次瀏覽 2025-11-05
89次瀏覽 2025-11-05
393次瀏覽 2025-11-05
151次瀏覽 2025-11-05
516次瀏覽
938次瀏覽
715次瀏覽
546次瀏覽
67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