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的癥狀主要有耳痛、耳癢、耳道分泌物增多、聽力下降和耳悶脹感。外耳道炎通常由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也可能與耳道皮膚損傷、過敏反應或耳道潮濕有關(guān)。
耳痛是外耳道炎最常見的癥狀,疼痛程度從輕微不適到劇烈疼痛不等,可能在咀嚼或牽拉耳廓時加重。疼痛通常局限于耳道,少數(shù)情況下可能放射至頭部或面部。細菌感染引起的耳痛往往較為劇烈,而真菌感染可能伴隨灼熱感或刺痛。
耳癢多見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或過敏性外耳道炎,患者常感到耳道內(nèi)難以忍受的瘙癢感,可能伴隨局部皮膚脫屑。過度搔抓可能導致耳道皮膚破損,加重感染風險。耳癢在潮濕環(huán)境中可能更為明顯。
耳道分泌物增多是外耳道炎的典型表現(xiàn),細菌感染時分泌物多為黃色膿性,可能帶有異味。真菌感染時分泌物常呈白色或灰黑色,質(zhì)地較干燥。分泌物可能堵塞耳道,影響聽力并導致不適感。
聽力下降通常由耳道腫脹或分泌物堵塞導致,多為傳導性聽力障礙?;颊呖赡芨械蕉鷥?nèi)悶塞感或聽聲音遙遠。這種聽力下降通常是暫時性的,隨著炎癥消退可逐漸恢復。
耳悶脹感多由耳道水腫或分泌物積聚引起,患者常描述為耳內(nèi)有壓迫感或堵塞感??赡馨殡S耳鳴或耳內(nèi)異響。在潛水或飛行等氣壓變化時,這種不適感可能加重。
外耳道炎患者應保持耳道干燥清潔,避免自行掏耳或進水。游泳時可使用防水耳塞,洗頭后及時擦干耳周。不要使用棉簽等物品深入耳道清理,以免損傷皮膚或?qū)⒎置谖锿迫敫畈课弧0Y狀持續(xù)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yī),醫(yī)生可能根據(jù)感染類型開具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菌藥物,或克霉唑滴耳液等抗真菌藥物。急性期可配合局部熱敷緩解疼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00次瀏覽 2025-11-04
401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11-04
244次瀏覽 2025-11-04
242次瀏覽 2025-11-04
243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336次瀏覽 2025-11-04
187次瀏覽 2025-07-15
228次瀏覽 2025-11-04
227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316次瀏覽 2025-11-04
232次瀏覽 2025-11-04
684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2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
211次瀏覽 2025-11-04
556次瀏覽 2025-11-04
0次瀏覽 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