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檢查主要包括結核菌素皮膚試驗、γ-干擾素釋放試驗、痰涂片檢查、痰培養(yǎng)檢查、胸部影像學檢查等。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常見癥狀有咳嗽、咳痰、低熱、盜汗等,建議出現(xiàn)相關癥狀時及時就醫(yī)檢查。
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是通過皮內(nèi)注射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觀察注射部位皮膚反應來判斷是否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的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成本較低,但可能出現(xiàn)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結核菌素皮膚試驗陽性可能提示既往感染或接種過卡介苗,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γ-干擾素釋放試驗是通過檢測血液中γ-干擾素水平來判斷是否存在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方法。該方法特異性較高,不受卡介苗接種影響,但檢測費用相對較高。γ-干擾素釋放試驗陽性提示活動性結核感染可能,需進一步檢查確診。
痰涂片檢查是通過顯微鏡觀察痰液中是否存在抗酸桿菌來診斷肺結核的方法。該方法簡便快捷,但敏感性較低,需多次檢查提高檢出率。痰涂片陽性提示傳染性較強,需立即進行隔離治療。
痰培養(yǎng)檢查是將痰液標本接種于特殊培養(yǎng)基,觀察結核分枝桿菌生長情況的方法。該方法特異性高,是確診結核病的金標準,但培養(yǎng)周期較長,通常需要2-8周。痰培養(yǎng)陽性可確診結核病,并能進行藥敏試驗指導治療。
胸部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胸片和CT檢查,可發(fā)現(xiàn)肺部結核病灶的位置、范圍和性質(zhì)。影像學表現(xiàn)多樣,常見有斑片狀陰影、空洞形成、纖維化等改變。胸部影像學檢查異常需結合臨床表現(xiàn)和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結核病患者應注意加強營養(yǎng),適量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和維生素,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居住環(huán)境應保持通風良好,陽光充足。治療期間應嚴格遵醫(yī)囑用藥,不可自行停藥或減量,定期復查評估治療效果。密切接觸者應進行結核病篩查,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就醫(yī)。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咳嗽禮儀,不隨地吐痰,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784次瀏覽 2025-11-03
174次瀏覽 2025-03-21
284次瀏覽 2025-11-03
118次瀏覽 2025-11-03
443次瀏覽 2025-11-03
259次瀏覽 2025-11-03
186次瀏覽 2025-11-03
139次瀏覽 2025-11-03
697次瀏覽 2025-11-03
5906次瀏覽 2025-11-03
187次瀏覽 2025-07-15
194次瀏覽 2025-11-03
172次瀏覽 2025-11-03
202次瀏覽 2025-11-03
301次瀏覽 2025-11-03
215次瀏覽 2025-11-03
349次瀏覽 2025-11-03
168次瀏覽 2025-11-03
142次瀏覽 2025-11-03
215次瀏覽 2025-11-03
255次瀏覽 2025-11-03
163次瀏覽 2025-11-03
783次瀏覽
407次瀏覽
658次瀏覽
851次瀏覽
65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