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具有補(bǔ)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的功效,主要用于改善氣陰兩虛、肺虛久咳、內(nèi)熱消渴等癥狀。
西洋參性涼味甘微苦,歸心、肺、腎經(jīng),能補(bǔ)益元氣且不易上火。適用于長期疲勞、術(shù)后體虛或慢性病患者的氣陰雙補(bǔ)需求,可改善心悸氣短、自汗盜汗等癥狀。常與麥冬、五味子配伍增強(qiáng)療效,但脾胃虛寒者慎用。
西洋參含人參皂苷Rb1等成分,能清肺胃之火而生津液,對熱病傷津?qū)е碌难矢煽诳?、干咳少痰有緩解作用。夏季高溫出汗過多或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煩渴癥狀時,可用西洋參泡水飲用,但中陽衰微者不宜單獨使用。
西洋參中的多糖成分能促進(jìn)淋巴細(xì)胞轉(zhuǎn)化,提高巨噬細(xì)胞吞噬能力。適合免疫力低下人群作為輔助調(diào)理,對反復(fù)呼吸道感染、放化療后白細(xì)胞減少有一定改善作用,需持續(xù)服用1-2個月見效。
西洋參皂苷可通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緩糖吸收,輔助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建議血糖偏高者每日含服3-5片西洋參片,配合飲食運動管理,但不可替代降糖藥物。
西洋參能降低血乳酸水平并增加肝糖原儲備,改善運動后疲勞狀態(tài)。腦力勞動者或運動員可服用含西洋參成分的制劑如生脈飲,但每日用量不宜超過5克,避免與濃茶、蘿卜同食影響吸收。
使用西洋參時建議選擇主根粗壯、斷面黃白色的優(yōu)質(zhì)品,日常保健用量以3-6克為宜,可切片含服、泡水或燉湯。陰虛火旺者適合生曬參,氣虛偏寒者宜用紅參。服用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出現(xiàn)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yīng)應(yīng)立即停用。慢性病患者及孕婦使用前需咨詢中醫(yī)師,避免與華法林等抗凝藥物同服。
363次瀏覽 2025-11-05
321次瀏覽 2025-11-05
105次瀏覽 2025-11-05
838次瀏覽 2025-11-05
231次瀏覽 2025-11-05
151次瀏覽 2025-11-05
89次瀏覽 2025-11-05
393次瀏覽 2025-11-05
154次瀏覽 2025-11-05
473次瀏覽 2025-11-05
59次瀏覽 2025-07-15
86次瀏覽 2025-11-05
160次瀏覽 2025-11-05
92次瀏覽 2025-07-15
69次瀏覽 2025-11-05
273次瀏覽 2025-11-05
162次瀏覽 2025-11-05
94次瀏覽 2025-11-05
85次瀏覽 2025-11-05
222次瀏覽 2025-11-05
196次瀏覽 2025-11-05
104次瀏覽 2025-11-05
822次瀏覽
889次瀏覽
539次瀏覽
716次瀏覽
82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