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通常由肛門靜脈叢壓力增高、血管彈性減弱等因素引起,主要有長期便秘或腹瀉、久坐久站、妊娠期腹壓增高、低纖維飲食、肛門局部感染等原因。
排便時過度用力或頻繁腹瀉會導(dǎo)致肛門靜脈叢持續(xù)充血,靜脈壁長期受壓后逐漸松弛膨出。改善排便習(xí)慣有助于緩解癥狀,可遵醫(yī)囑使用復(fù)方角菜酸酯栓、馬應(yīng)龍麝香痔瘡膏、化痔栓等藥物減輕局部水腫。
長時間保持固定體位會使盆腔血流淤滯,肛門靜脈回流受阻。建議每小時活動5分鐘,避免穿緊身褲壓迫會陰部。若已形成血栓性外痔,可能需要使用地奧司明片、痔瘡止血顆粒配合高錳酸鉀坐浴。
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導(dǎo)致肛門靜脈回流障礙。產(chǎn)后多數(shù)可自行緩解,孕期可嘗試側(cè)臥體位減輕壓迫,必要時使用孕產(chǎn)婦專用的太寧乳膏保護黏膜。
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會使糞便干硬,增加排便時對靜脈叢的機械刺激。每日應(yīng)攝入25克以上膳食纖維,適量增加燕麥、西藍花、火龍果等食物的攝入。
肛竇炎等炎癥反應(yīng)可誘發(fā)靜脈周圍炎,導(dǎo)致血管脆性增加。需控制感染后處理痔瘡,可配合使用普濟痔瘡栓、九華痔瘡栓等含抗菌成分的制劑。
建議保持每日1500毫升以上飲水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久坐工作者可使用環(huán)形坐墊分散壓力,便后建議用溫水清洗肛門。若出現(xiàn)持續(xù)出血、痔核脫出無法回納等情況,應(yīng)及時到肛腸科就診,必要時考慮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shù)或硬化劑注射治療。規(guī)律進行提肛運動能增強盆底肌群張力,每周3-5次,每次收縮放松肛門20-30下為宜。
0次瀏覽 2025-11-01
80次瀏覽 2025-11-01
63次瀏覽 2025-11-01
115次瀏覽 2025-11-01
67次瀏覽 2025-11-01
73次瀏覽 2025-11-01
743次瀏覽 2023-08-28
93次瀏覽 2025-11-01
0次瀏覽 2025-11-01
94次瀏覽 2025-11-01
61次瀏覽 2025-11-01
118次瀏覽 2025-11-01
166次瀏覽 2025-11-01
912次瀏覽 2023-09-06
181次瀏覽 2025-11-01
119次瀏覽 2025-11-01
183次瀏覽 2025-11-01
77次瀏覽 2025-11-01
119次瀏覽 2025-11-01
216次瀏覽 2025-11-01
262次瀏覽 2025-11-01
154次瀏覽 2025-11-01
529次瀏覽
471次瀏覽
769次瀏覽
573次瀏覽
70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