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急疹通常無須特殊治療,可通過物理降溫、補充水分、保持皮膚清潔、觀察癥狀變化、必要時就醫(yī)等方式處理。嬰兒急疹主要由人類皰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表現(xiàn)為突發(fā)高熱后全身出現(xiàn)玫瑰色斑丘疹。
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可用溫水擦拭頸部、腋窩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退熱貼可輔助降溫,但需避開眼周及口鼻區(qū)域。高熱持續(xù)時可間隔4-6小時重復進行物理降溫,同時監(jiān)測體溫變化。
發(fā)熱期間需少量多次喂母乳或配方奶,大月齡嬰兒可適當飲用溫水。觀察尿量及口唇濕潤度,若出現(xiàn)尿量減少、口唇干裂需警惕脫水。避免強行喂食,可嘗試用滴管緩慢補充液體。
皮疹出現(xiàn)后應每日用溫水輕柔擦洗,穿著寬松純棉衣物。洗澡水溫控制在37-38攝氏度,禁用刺激性沐浴產(chǎn)品。皮疹瘙癢時可用爐甘石洗劑局部涂抹,修剪嬰兒指甲防止抓傷。
記錄發(fā)熱持續(xù)時間及最高體溫,注意是否伴隨嘔吐、嗜睡等異常表現(xiàn)。皮疹通常從軀干向四肢擴散,3-4天后逐漸消退。若出現(xiàn)抽搐、呼吸急促或皮疹滲液需立即就醫(yī)。
高熱超過72小時不退或體溫反復超過40攝氏度應及時就診。醫(yī)生可能根據(jù)情況開具布洛芬混懸滴劑、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熱藥物,嚴重者需完善血常規(guī)等檢查排除其他感染。
保持室內溫度22-24攝氏度,每日通風2-3次。恢復期可給予米湯、蘋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暫緩添加新輔食。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現(xiàn)短暫色素沉著,通常1-2周自行消退。家長需密切觀察嬰兒精神狀態(tài),避免與其他患兒接觸,患病期間不建議接種疫苗。若出現(xiàn)拒食、持續(xù)煩躁或肢體僵硬等表現(xiàn),應及時前往兒科急診評估。
85次瀏覽 2025-11-05
838次瀏覽 2025-11-05
151次瀏覽 2025-11-05
187次瀏覽 2025-07-15
154次瀏覽 2025-11-05
363次瀏覽 2025-11-05
196次瀏覽 2025-11-05
222次瀏覽 2025-11-05
231次瀏覽 2025-11-05
273次瀏覽 2025-11-05
104次瀏覽 2025-11-05
94次瀏覽 2025-11-05
393次瀏覽 2025-11-05
321次瀏覽 2025-11-05
69次瀏覽 2025-11-05
473次瀏覽 2025-11-05
162次瀏覽 2025-11-05
86次瀏覽 2025-11-05
160次瀏覽 2025-11-05
174次瀏覽 2025-03-21
105次瀏覽 2025-11-05
89次瀏覽 2025-11-05
872次瀏覽
782次瀏覽
788次瀏覽
795次瀏覽
765次瀏覽